【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臺當局交通部門觀光署最新統計,?星效益2024年赴臺灣的赴臺負增國際旅客市場中,東南亞的旅客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越南呈負增長。長學差
臺觀光署解釋,指砸錢主因是補助報復性旅游潮衰退,加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星效益市場匯率低的吸引力導致。
去年國際旅客赴臺旅游785萬余人次,赴臺負增出境人數卻高達1684萬余人次,旅客出入境逆差高達899萬余人次,長學差創史上新高,指砸錢觀光消費逆差達新臺幣6922億元。補助
根據觀光署統計,?星效益去年赴臺旅客共785萬7686人次,赴臺負增若以旅客國籍來看,旅客增長率最多的日本為42.35%,其次是阿根廷為39.03%。負增長的3個國家都來自東南亞,包含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越南。其中,新加坡的旅客衰退最多,增長率為負5.41%,越南負2.94%,馬來西亞負0.02%。
觀光署稱,推測衰退原因是全球報復性旅游趨緩,導致旅客出游人數沒有2023年多,加上日本等市場匯率低,吸引旅客前往。
臺灣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副教授沈冠亞分析,臺灣觀光逆差實際上還不僅于此,不少國際觀光客是當局花錢鼓勵來臺灣消費,譬如“南向國家”1個人5000元(新臺幣),消費逆差隱形數字更多,且預期未來幾年都不會太好。
她認為,首先是國際局勢影響,有戰爭陰影和風險對觀光客的安全考量會有疑慮,此外,太多政治干擾或選舉,也都會影響游客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