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顧盼自雄網 > 熱點
?機遇灣區/深圳去年新增港資企業近5900家
顧盼自雄網2025-05-09 18:14:08【熱點】185人已圍觀
簡介 圖:23日,2025“機遇灣區”主題采訪活動在深圳展開。圖為記者團參訪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2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2025“機遇灣區”主題采訪活動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深圳科技園北區展開,

圖:23日,?機2025“機遇灣區”主題采訪活動在深圳展開。遇灣業近圖為記者團參訪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區深
23日,圳去增港資企由中宣部組織的年新2025“機遇灣區”主題采訪活動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深圳科技園北區展開,數十名來自央媒、?機港媒和各省市媒體的遇灣業近記者參訪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科企等地,區深感受到貿易戰背景下中國芯企發展動能澎湃、圳去增港資企決心堅定。年新記者們紛紛感嘆,?機“在深圳,遇灣業近‘一天之內可以找齊上下游,區深三天之內就能做出新產品’所言非虛。圳去增港資企”
在活動介紹會上,年新深圳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王守睿表示,當下深港澳合作更加緊密,去年香港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5900家,澳門在深投資企業新增近90家。中宣部港澳臺新聞局局長張強表示,期望透過此次活動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成果,將“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的名片擦得更亮。\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李薇(文、圖)
活動期間,采訪團走訪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夢工場運營公司總經理莫偉軒介紹,自去年8月推出“1510”新發展模式后,短短8個月,已有來自港澳臺的400多家企業報名遴選入駐,其中153家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這些企業的創業項目不少集中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瞄準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掀起前海創新創業熱潮。
瞄準“國產替代” 持續對外開放
莫偉軒表示,現在是“最壞的時候,也是最好的時候”,“壞”是因為美國打貿易戰,“好”是因為中國繼續深化對外開放,夢工場的企業有了更多瞄準“國產替代”的機會。他透露,夢工場接下來將走出國門,去國際上尋找更多機會,引進更多有技術含量的項目和企業來大灣區發展。
前海睿思芯科是一家提供垂直領域(DSA)定制處理器設計服務以及定制芯片解決方案的科企,可滿足從邊緣計算到數據中心等各領域的高算力要求,客戶涵蓋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公司創始人譚章熹早年在硅谷工作,2018年回國創業。他告訴記者,深圳給他的感覺最像硅谷,因為深圳云集了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等大企業,這些支柱企業的存在對芯片的需求量巨大;此外,半導體的制造生產和未來產業鏈的布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都有助于原創技術在深圳扎根。
“給10到20年,我們一定領跑”
談及美國發起貿易戰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影響,譚章熹表示,“我們的技術有開放的架構,擁有自主可控和自我迭代的引擎,給我們10到20年時間,我們一定會領跑。”同時,“應對所謂的圍剿,要回到底層創新,要保持足夠的競爭力,實現中國芯片自給自足。特朗普的出口管制,導致中國企業采購美國芯片的成本大幅增加,但也客觀上將加速中國市場對國產芯片和國產底層技術的商業化驗證,進一步在國產替代領域深耕細作。”
很贊哦!(3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