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載入中...
頁面載入中...
圖:韓“挪用”中國文化爭議
端午祭
2004年,挪用韓國計劃將“江陵端午祭”申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韓2005年申遺成功。中國爭議韓國的文化江陵端午祭主要以祭祀、演戲、挪用游藝為主,?韓所祭祀的中國爭議神靈是“大關嶺山神”、“大關嶺城隍”等,文化但與中國的挪用城隍巡游仍有關聯。中國端午節在2009年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韓節日,主要為紀念屈原。中國爭議
泡菜
2013年,文化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挪用2013年和2021年,?韓韓國官方先后兩次將韓國泡菜(Kimchi)的中國爭議中文標準譯名確定為“辛奇”,試圖與中國泡菜進行明確區分。
韓國聲稱泡菜是韓國本國文化,但早在春秋時期,中國便有了泡菜的做法。被稱為“中國泡菜之鄉”四川眉山泡菜歷史已有三千年,史書記載在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國就有了泡菜的雛形。
中國結
韓國近年來試圖將中國結“韓國化”,在韓國古裝劇《哲仁皇后》中,首次且大量使用了所謂的“韓國結”作為裝飾。與此同時,韓國流行文化偶像團體也將中國結掛飾稱之為“韓國結”或“東洋元素”。
意大利知名品牌Fendi與韓國傳統手工藝人推出聯名包,采用類似中國結的編織設計,并稱其為“韓國結”,引發爭議。該品牌將旗下社交媒體IG和Reels頁面的相關發布刪除。
大公報整理